赖红昌教授
上海九院口腔种植科主任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相关文章

后牙去窄径与常规径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

更新时间:2019-11-26 14:33
    在过去十年中,生物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促使种植牙科学经历了几项重大的变化。不同类型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显著增加了种植体骨结合(Buser, Nydegger, Hirt, Cochran, & Nolte, 1998), 同时新的钛合金的发展显著增加了植体的弹性强度。窄径种植体(NDIs)最初设计用于近远中向缩短的无牙颌区域。现如今,根据文献报道,也推荐用于(i)牙槽嵴窄;(ii)避免骨移植手术; (iii)老年患者修复的微创且低费用治疗。
 
    一些研究显示NDIs能被用在前牙和前磨牙区域,对比常规径种植体(RDIs)有着相似的长期留存率,这就促使其在后牙区域的应用, 目的是避免骨移植操作。短期前瞻性研究报道NDIs用于后牙区种植的留存率和成功率与RDIs相似。
 
    两项近期的系统综述评价了NDIs在后牙区的可预期性(Assaf, Saad, Daas, Abdallah, & Abdallah, 2015;Javed & Romanos, 2015)。两篇文献都指出NDIs可能是后牙区固定桥修复支撑替换RDIs的有效方式。然而,仅有少数短期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了在磨牙区和前磨牙区域种植体支持单冠的效果。因此,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比较NDIS和RDIs在后牙区种植体支持单冠负载3年的(i)边缘骨水平(MBL), (ii)种植体留存率和成功率, (iii)修复体成功率。无效假设设定为NDISs和RDIs之间的MBL有差异。

    研究目的:本3年期半口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目的是比较窄径种植体(NDIs)与常规径种植体(RDIs)在后牙区(前磨牙和磨牙)的(i)边缘骨吸收水平(MBL)和(i)种植体修复体的留存率和成功率。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总计纳入22名患者。每名患者至少植入两种直径种植体各一颗(3.3和p4.1 mm),植入位置为上颌或下颌并单冠修复。本研究总计纳入44颗种植体(22 NDIs和22 RDIs),其中21颗种植体植入位置为前磨牙区域,另外23颗种植体植入于磨牙区域。在种植体植入即刻,负载1年和3年时通过放射影像学评估MBL。种植体周临床变量包括探诊深度(PPD)和探诊出血(BOP),分别在戴冠时,负载1年和3年时进行测量。此外,对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留存率与成功率也进行了评价。

基线期(a)、负载1年期和3年期(c)的放射学影像
 
    结果: 20名患者完成了本研究。两组间的MBL在种植体植入时(p=0.084), 1年时(p=0.794)和3年时(p=0.598)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年随访时种植体周围平均骨吸收在NDIS为-0.58±0.39 mm (95%C1:-0.751 to-0.409),在RDIs为-0.53±046mm (95%C1: -0.731 to-0.329), 3年随访时NDIs出现BoP为15%, RDIs为10%.3年随访时PPD>5 mm在NDIs组观察到5%,而RDIs组为0%. 3年随访检查时,种植体的成功率在NDIs组为95%, RDIs组为100%,相对应的修复体成功率在NDIs组为90%, RDIs组为95%.
 
    结论:本研究证实NDIS植入到后牙区单冠修复与RDIs的MBL,种植体留存率和成功率没有差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