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折断失败率与其潜在风险因素

更新时间:2019-12-31 17:11
种植体折断失败率与其潜在风险因素:一项针对5124名患者种植体的长达12年的回顾性研究
 
李元译:王刃审
    关键词:种植体折断,晚期种植体失败,直径,种植体颈部特征,牙种植体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内连接牙种植体的折断率和风险因素。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至2015年期间19006顺用于固定修复的内连接种植体,总计5124名患者来自退伍军人健康服务医疗中心牙科医院(4570名男性,554名女性),患者随访至2018年6月(初载后0.03-12.39年),记录以下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种植体直径、植入位置、植骨材料、粘结材料、种植体颈部特征、基台连接方式、种植体表面微螺纹、是否有平台转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确定种植体折断的风险因素。利用Cox回归模型阐明潜在折断风险。
 
    结果:135名患者的174颗种植体出现了种植体折断,平均使用时间为4.952.14年,发生率为0.92%,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3年、5年、10年的种植体留存率分别为99.8%,99.2%和97.7%,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种植体折断的发生与种植体直径、植入位置、植骨史、种植体表面是否有微螺纹呈显著相关在植入90个月内,宽直径可降低种植体折断率,而在90个月以后,种植体直径与其折断率无相关性,在植入90个月内,植入下领骨前牙区的种植体折断率较低;90个月后,植入下领骨前磨牙区的种植体折断率较低;在整个随访期间,有植骨史或表面有微螺纹的种植体更容易发生折断。
 
    结论:本文结果阐明了种植体折断的风险因素,这有助于降低其临床发生率。
 
    目前,牙种植体有着高留存率,是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患者的首要治疗选择。然而,由于牙种植体在口腔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多年,各种并发症也有所报道。种植体折断鲜有发生,但对于牙医和患者来说,这是最不理想的情况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取出并替换折断的种植体。然而,有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或重做现有的义齿而不是取出折断的种植体来解决种植体折断。当然,有些情况下折断的种植体是无法修复的(Gealh et al. 2011)。有许多关于种植体折断率的研究:Balshi (Balshi 1996)称5年随访的4045颗种植体的折断率为0.2%;Adell等人(Adell et al. 1990)称15年随访的4636颗种植体的折断率为5%; Eckert等人(Eckert et al. 2000)称10年随访的4937颗种植体的折断率为0.6%。此外,Goodacre等人(Goodacre et al. 2003)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报道种植体折断率为1%,而Jung等人(Jung et al. 2012)回顾了5年来关于单冠种植体的文献,报道了0.18%的种植体折断率。Cha等人(Cha et al. 2013)报道了136颗种植体中有11颗发生了折断。
 
    总的来说,由于种植体折断的罕见性和伦理方面的限制,很难确定其原因。此外,许多因素可能导致种植体折断,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确定其诱发因素的难度(Balshi et al. 1996; Roccuzzo et al.2014),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仅限于种植体折断率的测量和基于折断种植体之间共同点的病因推断。
 
    此外,大多数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进行的。因此,这些研究的重点是外连接种植体(Adell et al. 1990; Balshi 1996; Eckert et al. 2000)。在实验室研究中,内连接种植体显示出比外连接种植体更好的连接稳定性(Merz et al, 2000; Khraisat et al. 2002;Bambini et al. 2005),尽管许多临床研究未能发现这两种连接方式种植体之间的显著差异(Moberg et al. 2001;Astrand et al. 2002; Astrand et al. 2004)。 此外,大多数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时间的影响(Sanivarapu et al. 2016;Park et al. 2017)。因此,我们对内连接种植体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以确定其折断率和风险因素。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19年3月 第4卷 第1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725.html